办会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承办单位:上海众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1、中小农药企业的生存之道
2、国内的农药龙头企业的转型和变革
模块1:新周期、新趋势
【企业兼并重组的管理洞见】
企业并购是企业产权变动的基本形式,是公司扩张和发展的一种基本途径,通常带来并购者发挥协同作用,购买未来产品的发展机会,提高了管理效率,获得了规模效益,有的是获得了上市的机会。但并购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产品过剩,产能过剩,人员过剩,股权结构变化等。去年由国际农化巨头杜邦农化和陶氏益农以50%对50%合并完成的新公司“科迪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黄田强先生,将分享企业兼并重组后在经营战略、人力资源、文化整合等多方面的管理建议。
【植保健康产业的现状及未来】
为满足有机、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植保健康成为近年来中国农化行业中新兴的产业,涵盖了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农作物的健康调理、土壤污染的修复与健康治理等多个方面。巴斯夫作物保护部中国区总裁王翔先生将阐述中国植保健康的定义、范围、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为中国植保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提供建设性意见。
【新形势下国内中小农化企业的出路】
2018年国家新的《农药管理条例》终于颁布并实施,农药登记、生产、经营等门槛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环境越发复杂,国内环保、安监压力不断升级,三农新政不断改革和改进,但农产品价格始终没有改观,农药行业市场需求连续低迷,无论原药企业还是制剂企业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同时机遇也不断呈现。在如此迷茫又充满商机的大环境下,中国中小农化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前陶氏益农中国区大客户销售总监朱春华先生,从事农化行业30多年来,见证了中国农化企业的兴衰,对当前中国农化企业特别是中小农化企业的出路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中美贸易战全面开打,对中国农业来说意义重大,无论对中国的种植业还是畜牧业等板块以及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前杜邦先锋中国区总裁、隆平高科CEO刘石先生将对中国目前农业农村的发展现状,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玉米、大豆、养殖业等行业的影响及其带来的发展机遇进行深入的分析。
【新周期下农资营销与管理的所见和思考】
今年的农资生意不好做,这是大多数农资人的心声。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农资生意不好做,而是你的农资生意不好做?爱利思达中国区总裁王春生先生将分析在中国目前环保高压、安监趋严、农资成本上升、农产品价格低迷等新周期下,农资营销面临的挑战与突围路径,特别是中、小农资外企的应对策略。
模块2:营销与渠道
【飞防能够颠覆传统的营销渠道吗?】
近年来,植保飞防作为一种喷洒药剂的农事操作,作业效率高、防治成本低,越来越受到行业追捧。随之而来的植保飞防无人机工具也不断进步,飞防药剂和助剂的研发跟进,飞防组织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飞防植保解决方案不断完善和推荐,飞防已经成为农业植保的必然趋势。但飞防也有很多弊端,药害问题、漂移问题和飞手能力问题等急待解决。飞防能够颠覆营销渠道吗?作为先正达中国区商务营运总监,丁松将分享他们的理解和答案。
【阿里巴巴“互联网+农药”的解法探索】
阿里巴巴在多个领域取得了辉煌的业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针对万亿中国农资市场,阿里巴巴也已经把农业和农村作为未来几年的重大战略方向之一,各种布局也已经展开。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农药板块运营官王亮先生为大家解读“互联网+农药”如何在农药生产、市场监管、流通和服务上发挥作用,将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实时对接,实现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互动和联动,使产、供、销一体化,提高决策精度,防止乱用、滥用农药,杜绝假冒农药,缩短渠道,降低农民生产成本等。
【日本农药企业的营销策略】
营销渠道历来是营销通路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农药企业都在策划渠道下沉到零售商甚至种田大户;有的是根据产品或区域多种渠道模式并存。但几乎所有日本农药企业开发中国农药市场都是通过大客户模式来操作,他们是如何思考和策划的?请日本史迪士生物科学株式会社中国国家经理黎剑雄博士给大家分享。
模块3:营销新理念
【市场细分及其具体应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只有紧跟市场变化,改革传统销售模式,转变传统销售观念才能适应市场,精准营销成为各大公司的战略方针。富美实中国区市场总监江伟其先生将分享市场细分及其具体应用,为企业实现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目标。
【六西格玛与营销管理】
六西格玛是一种改善企业质量流程管理的技术,以“零缺陷”的完美商业追求,带动质量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最终实现财务成效的提升与企业竞争力的突破。前陶氏化学六西格玛“黑带”级别拥有者,现科迪华大中华区商务技能培训总监邹丰先生将通过他亲自主导过的六西格玛项目实例介绍如何运用六西格玛的先进的科学管理工具和策略,应用到农资营销管理中,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降低营销成本,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当代新营销模式和实践】
农业目前的现状是:一方面,经营规模在扩大:另一方面,小农户{50亩以下}仍然是主体,服务小农户仍然是农资营销的基本任务。但以品牌驱动+渠道驱动的传统农资营销已经失灵,服务“小农”,需要更高效的营销体系—新营销。什么是新营销?号称中国营销之父郑州大学副教授刘春雄分享新营销体系:线上引爆+线下精准分销。
模块4:营销与产品
【芸乐收如何实现销量快速增长】
过去几年,中国绿业元集团把一个套装产品从几千万的营业额发展成为业内的大单品,其增长速度让人为之敬佩。行业内很多人“错误”地认为绿业元是营销模式的成功,或是绿业元掌舵人范董事长的管理秘诀,这显然没有抓住绿业元成功的根本。有请范总从:人、品和法核心点来解读绿业元是如何来打造爆品的。
【安道麦中国市场营销业务分享】
目前全球农化行业,新化合物新产品的研发难度与投资愈来愈大,专利产品的份额也逐步缩小,非专利产品成为市场的主力军且同质化竞争越发激烈。作为全球最大的非专利产品生产与销售公司安道麦公司中国区市场总监,成城先生将分享非专利产品在中国成功的产品定位、价格策略、渠道配置以及宣传推广方案等市场营销策略,值得国内农药企业学习和借鉴。
【农药产品定价的奥秘】
当决定一个产品价格时要考虑哪些因素?何时用成本来定价?何时用竞争者的基准来定价?记住公司的折旧成本、固定和可变成本、现金流成本等在定价中的作用。前陶氏益农中国区作物市场经理,现江苏龙灯化学市场总监辛建忠给大家解密。
【研发型农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流程】
新产品是研发型农药企业能够长期生存的基本要素,由于开发一个新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巨大,企业需要一个严格的流程和风险控制机制以防止因一些人为或者其他不可控因素导致的研发过程的失误,最终结果是人力、物力的浪费以及上市时间的延误,巴斯夫大中华区研发总监陆悦健博士将以巴斯夫的研发流程为例,解析跨国企业如何控制风险,同时加速上市进程。
模块1:新周期、新趋势
1.国家对绿色农业的战略思考和举措——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 陈生斗
2.企业兼并重组的管理洞见——科迪华大中华区总裁 黄田强
3.植保健康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巴斯夫作物保护中国区总裁 王翔
4.新形势下国内中小农化企业的出路——前陶氏益农中国区大客户销售总监 朱春华
5.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前杜邦先锋中国区总裁、隆平高科CEO 刘石
6.新周期下农资营销与管理的所见和思考——爱利思达中国区总裁 王春生
模块2:营销与渠道
1.飞防能够颠覆传统的营销渠道吗?——先正达中国区商务营运总监 丁松
2.营销渠道的最优化设计——拜耳作物科学大中华区业务运营总监
3.阿里巴巴“互联网+农药”的解法探索——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农药板块运营官 王亮
4.日本农药企业的营销策略——日本史迪士中国区总裁 黎剑雄
模块3:营销新理念
1.市场细分及其具体应用——富美实中国区市场总监 江伟其
2.六西格玛与营销管理——科迪华大中华区商务技能培训总监 邹丰
3.当代新营销模式和实践——郑州大学教授 刘春雄
模块4:营销与产品
1.芸乐收如何实现销量快速增长——中国绿业元集团董事长 范国防
2.安道麦中国市场营销业务分享——安道麦(北京)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成城
3.农药产品定价的奥秘——江苏龙灯化学市场总监 辛建忠
4.研发型农药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流程——巴斯夫作物保护中国区新产品开发总监 陆悦健
青年企业家论坛(2月23日晚 19:00-21:00)
即日起至2019年1月22日报名并交纳会议费(含会务、资料、用餐)2988元/人;1月22日以后报名会议费3388元/人。
参会代表用餐由会务组统一安排,住宿、交通费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