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单位: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科学技术司
主办单位: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中科海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简介
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和科学技术司共同指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重要行动,是一个政府主导、校企广泛参与的AI人才培养5年期(2018~2022)项目,旨在搭建开放共享的AI人才培养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整合国内外AI优质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通过论坛、研讨班、培训班和境外研修班等方式,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师资队伍和高校人才。自2018年4月在北京大学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举办了2届,在北大、清华、浙大、微软、英特尔、创新工场等全球知名的高校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下,已惠及了两百余所高校、1500余名师生,成为了中外AI产学界交流合作的全球化平台。
2018年4月,启动仪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科技司副巡视员高润生、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伟、北京大学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建荣、北京大学副校长田刚、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教授(John E. Hopcroft)、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等有关单位领导和AI领域专家出席了启动仪式。
为服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战略、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科学技术司共同设立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委托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中科海汇承办的2020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论坛暨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共赢生态论坛是计划中的核心部分,秉承“全球视野、专业深度、品牌立场、创新融合”, 邀请十余位教育界和产业界的演讲嘉宾,数百位高校领导、百余位高校AI专业的负责人,是中外高校与企业沟通、校企间合作、AI教育与产业界深度融合的高端交流平台,是高校人工智能人才领域的年度盛会。
本论坛聚焦AI产教融合,聚集了正在建设AI相关专业的领先高校,AI技术、应用、实训产品领域的领导者,围绕AI相关的课程体系设计、学科建设、实训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等热点问题,以“AI产教融合 构建人才共赢生态”为主题,深度探讨产教融合作为高校AI人才培养的新引擎,所带来的新格局、新空间、新模式。
邀请嘉宾
Ø 教育部国际司、科技司等相关司局,以及地方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
Ø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等人才机构
Ø 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联盟等对外教育行业组织
Ø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联盟、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中国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联盟等行业组织
Ø 各省的大学生就业促进会等就业促进组织
Ø 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等出版机构
Ø 院校院(校)长、二级学院院长、AI相关专业(方向)负责人和骨干教师
Ø 行业内中外知名AI企业
Ø 行业内知名的AI相关产教融合领域的企业
Ø 权威媒体、著名投资和咨询机构
Ø 海外教育、研究机构和行业组织
邀请听众(部分)
Ø 2018年教育部首批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35所高校:北航、北理、浙大、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
Ø 2019年成功申报人工智能专业的180所高校: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Ø 2020年成功申报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专业的171所高职院校: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
Ø 2019~2020年成功申报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440所高职院校,智能产品开发专业的135所高职院校,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的193所高校
Ø 高校AI相关专业的教授、一线教师;
Ø 高校AI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
Ø AI相关的产教融合领域的公司
Ø AI相关的人才需求企业